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 > 银行

监管套利非理性杠杆 消除资管灰色地带迫在眉睫

2016-11-28 16:55:01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YANG 加入收藏

【摘要】伴随着我国资产管理业的崛起与迅速发展,资产管理业对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影响日益显现。但从事监管套利、非理性加杠杆、偏离资产管理本质等损害行业稳健发展的资产管理产品,却长期行走在合法守规和违法经营之间的灰色地带,成为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隐患,亟须通过跨行业金融监管合作加以规范。

  伴随着我国资产管理业的崛起与迅速发展,资产管理业对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影响日益显现。但从事监管套利、非理性加杠杆、偏离资产管理本质等损害行业稳健发展的资产管理产品,却长期行走在合法守规和违法经营之间的灰色地带,成为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隐患,亟须通过跨行业金融监管合作加以规范。Dbs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脱胎于传统金融的资产管理机构,与传统金融中介的职能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风险承担方式由金融中介向投资者转移。金融市场上各种眼花缭乱的资产管理产品,其实质仍然是传统金融产品,只不过构成金融产品的要素呈现出新的排列与组合。可见资产管理业管理与运作的过程,既是社会资金供求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会反作用于市场利率和流动性等金融市场运行关键要素。Dbs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据有关部门统计,剔除通道业务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的重复计算因素,截至2016年6月末,我国资产管理规模约60万亿元,大体接近2015年GDP总量以及40%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具备了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健运行的系统性力量。资产管理业的依法合规、审慎稳健,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必然要求。Dbs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我国资产管理产品长期行走在灰色地带:过去金融市场上各色各样资产管理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并非出于坚守合规经营的底线,而是服务于金融机构表内业务监管套利的冲动;资产管理产品交易结构设计上丧失微观审慎原则的优先劣后分层安排,非理性扩大金融市场交易杠杆,加剧了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风险;资产管理投资标的并非基于客户利益最大化选择,反而绕道为产能过剩行业、限制性行业、房地产行业提供资金支持,且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相互交易来调节收益,已经明显偏离了资产管理代客理财的本质,事实上的资产池和资金池运作也难以为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提供有力支撑。Dbs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出现这些情况的重要原因是,我国还没有形成成熟资产管理市场“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行业文化,金融中介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未严格有效分离,出现混同运作、风险不独立等偏离甚至背离资产管理本质的行为,且难以有效禁绝。而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形成的跨市场业务监管真空,客观上为资产管理产品灰色运作提供了便利。金融资产管理产品法律基础、法律关系不相同,金融监管标准不统一,金融监管强度不平衡,是当前我国各类金融资产管理产品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的原动力,导致资产管理产品的底层资产难以穿透,风险状况不清晰透明,加杠杆交易工具发行容易失控,资产负债缺口错配、期限错配风险化解高度依赖于滚动发行机制,已经成为威胁宏观金融稳定的潜在风险隐患。Dbs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消除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业运作的灰色地带,必须要以强化跨市场金融监管合作为前提,实施统一的资产管理行业准入、产品准入、投资范围、募集推介、信息披露、资金资产托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管理人责任等监管标准,建立资产管理产品统一登记系统,加强行为监管,通过有警示的监管处罚提高违法违规行为成本,及时纠正资产管理人不当行为。(来源:经济参考报)Dbs客商网-商会、协会、校友会、俱乐部资源整合社交平台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客商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YANG]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客商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客商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家策划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400-777-8188 010-57955515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客商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4-2023 京ICP备16002234号-2[!--temp.cnzzt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