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在过去一年中,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在运营和管理中践行“责任银行、和谐发展”理念。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3万亿元,同比增长1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7.5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67.4%,金融强农惠农富农效果显著。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7.5%,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2个百分点,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突出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1.25万亿元,同比增长53.7%。个人创业贷款余额8,411亿元,惠及324.7万人。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8.46%。
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偏远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探索金融自助服务模式,努力减少金融服务“空白”乡镇。2014年,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200家,农商行总数达725家;新组建村镇银行162家,连续4年新增数量保持在150家以上,县域覆盖率达54.6%。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农村网点达44,896家。
报告表示,中国银行业紧跟国家战略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大力支持多产业、重点区域协调发展,全力保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截至201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保持了信贷规模的适度增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方面,以“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加大对基础设施、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信贷投放力度。
201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共发放贷款10.49万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增质、提速注入活力。
截至2014年末,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67.6亿元,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贷款共计5,328亿元,较年初增长12.3%。在完善全球服务体系方面,20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在海外53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200多家海外分支机构,同比增加6.5%,总资产达到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为“一带一路”等国际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


筑牢工业经济基本盘 多项政策举措将推出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新业态、新模式、新增量 上半年服务贸易
塞上江南灵武 醉美山水梧桐
C财经|一文速读:国家育儿补贴谁能领?
人形机器人化身“职业技能高手”:在世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护
稳定币,稳得住美元霸权吗?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圣境甘南:从草原到山城的县域振兴实践
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旅游消费活力离
盐都富顺 梦里水乡
“一针一线”织就创新引领的担当和勇气
《求是》杂志刊发中共全国工商联党组署
两会聚焦|争做创新主体,构筑竞争优势
沈莹出席广东省民营企业建设现代化产业
天山明珠耀丝路 哈密逐梦谱新篇
全国工商联召开会员管理改革工作会议
2023“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党支部赴李大钊故居